你是否也有这样的习惯,抠手、抖腿、啃指甲,做这些事时总是难以自控?而当伤口结痂后,更是忍不住想去抠掉它,结果导致伤口久久不愈。明明知道这样不对,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手。那么,为什么伤口结痂时会痒?老是抠痂真的会留疤吗?如果留下了疤痕又该怎么办呢?“手欠” 的朋友们,一起来了解一下吧。
伤口结痂是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正常防御机制。当身体受伤后,根据伤口的受损程度不同,周围的皮肤组织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。此时,组织液会渗出,毛细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流出,血液和组织液中的成分相互反应,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开始凝集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伤口逐渐干燥,渗出液凝固形成暗红色的痂,它就像一层保护膜,能防止外界环境对伤口造成污染,让皮肤组织在相对密闭、清洁的环境中生长和修复。
很多人在伤口结痂时,会因为疼痒难忍或者觉得痂不好看,就忍不住把痂撕掉。但其实不建议大家这么做,因为这不仅会影响伤口的康复时间,还可能带来新的健康问题。痂的主要作用是阻止外界细胞感染伤口,同时它还会释放白细胞来清理伤口,把伤口周围死去的白细胞清理干净。在白细胞清理死亡白细胞的过程中,痂可以保护白细胞,帮助新细胞生长,加速皮肤和血管中受损部位的修复。
既然伤口结痂是伤口恢复的正常过程,痂对伤口恢复也有好处,我们就不应该去撕或者抠掉它。那么,撕掉痂皮到底会不会留疤呢?其实,是否留疤主要取决于创面的大小、感染程度、治疗过程中的清创缝合是否到位、抗感染措施是否得当,以及人体的营养状况。一般来说,疤痕刚形成时通常是粉红色的,随着时间推移,它可能会变得更亮或者更暗。导致黑色素沉着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点:一是激素紊乱,会造成黑色素细胞增殖;二是紫外线刺激,会使黑色素细胞活力增强,导致过多生成和积聚,让皮肤变黑;三是慢性皮肤炎症,在炎症期间,伤口处的黑色素细胞会增多,并将黑色素转移至周围的角质形成细胞,使黑素颗粒在表皮或真皮层沉积。
首先要明白,疤痕预防比治疗更重要,应该从创伤发生时就开始,消除或控制影响疤痕形成的因素。创伤发生后至 1 个月是疤痕预防的 “白金时间”,创伤发生 1 个月后疤痕增生刚开始时则是 “黄金时间”。
药物治疗
外用药物或者贴剂
局部药物注射
对于高风险的瘢痕早期,如果出现瘢痕变硬、隆起,应尽早考虑局部药物注射治疗。
手术治疗
放射治疗
通过以上内容,相信大家对伤口结痂、留疤以及祛疤等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。在面对伤口时,一定要科学处理,避免不必要的伤害。如果疤痕问题比较严重,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医生。